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全国各族人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些都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引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事实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而获得的成就。马克思曾说过:“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而党和人民是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领导力量与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引领着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也为中国大地带来了春天——使饥饿的人民得到了温饱;使自卑的人民重拾自信;使饱经严寒的人民感受到了温暖;使迷茫无助的人民看到了希望与方向。有着中国共产党的执着与坚持才使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使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这首气势磅礴的歌回荡在神州大地上时,心中感慨万千,充满了对党的感激之情、热爱之情、赞美之情。现在世界日新月异,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以及“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它完成了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飞天梦想。杂交水稻的出现,增加了中国粮食的产量。中国的广播电视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电子传媒。不仅是科技方面,农村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家家户户都能住上新楼房,各项家用电器也样样俱全。宽阔的大马路可以通到家门口,让农民出行甚是方便。种庄稼也没有昔日那样的辛苦,大部分地区都使用了收割机、播种机来帮助完成。党同时开展了“三下乡”活动,这让广大劳动人民乐不思蜀、获益匪浅。一方面能学习到新的种植技术,另一方面能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党对学生发展的注重,为了让学生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是煞费苦心。先是把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逐渐完善,配备远程教育和实验室,同时增加师资力量,修建公寓楼、图书室、教学楼等,对学生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如“两免一补”、“贫困生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等,确保家庭困难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对人民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社会的保障,民安的所在。以前人们总是担心生病。看病难、看病贵更是成了百姓的忧患,“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小病养中病拖大病扛”,这早已成为百姓的顺口溜。关注到这一点,党立即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看病的问题“交上十元钱,看病管一年”,百姓们都为党的这一政策拍手叫好。党就这样不知疲惫、不辞辛苦、不怕劳累的日夜忙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为什么?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今在中国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无数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那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她更需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心,耐心等待。中国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王生英,中共党员,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高级教师。在她身上充分体现出“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对于教师职业宗旨也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也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
她30年如一日,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记得当时的学校就设在一个破旧的仓库里,由于年久失修,屋顶部分瓦片已经破碎,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她没有向村里提任何要求,就利用工作之余和丈夫挖泥沙、刷墙垫地、买玻璃、修理门窗,并拉来自家的瓦把屋顶上的碎瓦片换掉,终于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教室。可是在一个狂风呼啸、暴雨倾盆的夜晚,这座旧仓库坍塌了。看着坍塌的校舍,王老师失声痛哭。她决心不能让孩子们失去课堂。于是就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以校为家,以家为校。为扩大教室,把家里的大豆、小麦等粮食卖了,不顾自己病残之躯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等。也倾尽全力帮助家庭贫困学生求学。她在艰苦环境中默默耕耘着,虽然普普通通、坎坎坷坷,但她却无怨无悔。她还满怀深情地说:“虽然家乡依旧贫困,可我愿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广播知识的种子,让它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果实。”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实现中原崛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是教育最宝贵的资源,承担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责任,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肩负着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使命。
党就是这样勤劳地为人民服务、关爱着人民,人民同样的热爱着党。党和人民就是鱼与水的关系,人民有困难党及时的给予帮助,党的工作人民积极配合着;党和人民就是血与肉的关系,人民离不开党,党也离不开人民;党和人民是水与舟的关系,正因为有党和人民的团结一致,国家才走了向富裕强大。
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华夏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汶川”大地震。曾经这个美妙绝伦的地方顷刻间化为乌有,留下来的只是一堆惨不忍睹的废墟和民众伤痕累累的心。泪水模糊了中国人民的眼睛,每一颗心都在颤抖。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就像是一只雄狮毅然挺身而出,给他的子民们带来希望和光明。被压在废墟下的眼睛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受灾的同胞们绝望、无助的心开始触动。富乐小学袁丽君老师那镇定、勇敢、不知疲倦的面容和她那句一直贯穿于整个营救行动的话语:“我们和你们在一起!”,“有老师在,同学们,别怕!”一个普通老师有如此的胆量和气魄,让我感受到党的精神是无处不在的,党的旗帜是飘扬在祖国的每一寸角落。
看!那战斗在地震一线的橄榄绿是中国共产党;那忙碌奔波的白衣天使是中国共产党;那随风舞动的黄丝带是中国共产党;那自愿运送急需物资不知名的司机是中国共产党;那为同胞捐款捐物高达数万的企业是中国共产党;那为同胞献上一份绵薄之力的普通市民是中国共产党;那为灾区默默流泪的人是中国共产党;那心灵为之震撼的人还是中国共产党。零碎的片段还在我脑海中久久徘徊,忘不掉胡主席颤抖的身躯;忘不掉温总理眼中的热泪;忘不掉世界华人的倾囊相助;忘不掉国际友人的祈祷;忘不掉国外媒体曾宣称:中国军队在震后的反应之快令世界震惊,并称这一壮举为“救援大长征”。这一切让我坚信华夏儿女是血脉相通,骨肉相连。我们每个人的血管中都流畅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每一根筋骨都有中国共产党的基因。
在2010年3月18日,西南五省区市遭受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特别是云贵地区长达数个月没有下雨了,水库露底、河水断流、农田龟裂、水井干涸。严重干旱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5000多万人民因旱饮水困难,人民群众的精神状况濒临崩溃的边缘。旱魔,肆虐着西南灾区,同时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党迅速组织民众,用消防车、卡车、拖拉机、牛车、马车、人挑…运用一切手段,把水送到饱受旱灾的村庄、农家,让老百姓吃上水。受灾地区群众也不等不靠,积极自救,全家老少一起挖掘深井、开辟水源,谱写出一曲曲“抗天歌”。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部署抗旱救灾措施,抢运抗旱重点物资。专业地质队、抗旱打井突击队奔赴灾区,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通过红十字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多种渠道捐款。自发召集的志愿车队赶往灾区送水,广大网友更是在网上发出献策的“紧急令”。打响一场抗旱救灾的攻坚战。一个个勇敢自救的灾民,一级级的政机构,一个个为灾民献出救援之手的各界朋友难道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几年前的汶川伤痕还没有完全愈合又被老天无情的撕裂开来,蹂躏着伤口。“天塌下来也要勇敢的顶着”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这精神赐予我们信心和力量。让我们有坚持抚平伤口的勇气。所以我们照样在祖国的每一寸需要帮助的角落看到橄榄绿,天使白,黄丝带,红彤彤的爱心,同心协力来救同胞于危难之中。就像是伟大的母亲,对她的儿女一样。用她坚挺的臂膀保护着她的儿女,用她宽广的胸怀为儿女做后盾。这个善良正直的母亲就是以大爱无私的魄力赢得了她五十六个儿女的敬佩和爱戴。
每当面对着党旗,我感到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我是多么的幸福--沐浴在党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光明之中,侧耳谛听着党的淙淙教诲,任由诗情如旭日喷薄。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我又多么由衷地渴望我们的党能以从不褪减的鲜艳横穿火光横溢、尘土纷溅的世纪早晨,驭太阳的风轮奔驰在七月那洒满阳光的坦途。新世纪的钟声早已经敲响,当新世纪的曙光照亮窗棂时,让我们挽起人民群众智慧的双手,共同续写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的灿烂和辉煌吧!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您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一艘引领的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