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

立德树人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管理-> 立德树人-> 正文

学生篮球比赛安全管控措施点滴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06-06

  一年一度的春季篮球比赛已经成为我校的传统赛事,今年的比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每到下午4点半,校园内连绵不断的响起“加油!雄起!”的助威声。球场上双方球员为了本班的胜利而努力拼搏,比赛紧张而激烈,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了活力。但激烈的篮球比赛却又容易引发学生冲突、打架、受伤等事件,原因很多,我们就来一一分析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首先从学生心理分析,中职生典型的心理特征是:自卑,逆反,想成功,但又迷茫和无所适从。尤其是男生,平时上课基本听不懂,成绩比较差,内心自卑,处于青春期又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所以篮球比赛就是一个证明自己的好机会。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利用好学生这种渴望实现自己价值的心理,又要掌控好整个球队和班级,避免冲突、打架、受伤事件的发生。如果一个班主任组织的好,管理到位,是展现班主任能力的一个绝好机会。回头来说,发生冲突、打了架或者本班队员受了伤,后续的大部分工作还是班主任来做。下面就以篮球比赛冲突、打架、受伤事件原因分析及班主任的应对方法。 

  一、场上队员的挑衅语言和动作引发事端,很多冲突事件的发生都来自于球员无意识或有意识的语言或动作。 

  无意识的类型,比如一人平时习惯说话爱带脏字,到了场上无意识习惯性的说了一句,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对手往往以为是针对自己,立即心里憋气而恼怒,在后面的比赛中因为肢体接触过于激烈引发冲突甚至打架。 

  班主任应对策略:对于平时爱说脏话的同学,一定要经常批评教育,比赛前给他打好招呼,管好自己的嘴,心思用在打球上,少抱怨。如果赛场上还是发生了出口成脏的情况,一定要果断制止或者将其换下让他冷静。如果对方球员有不文明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少计较,说明对方的无意识,或者对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激怒你,让你乱了心态,失去应有的竞技水平而输掉这场比赛。同时班主任应及时向裁判反应问题,让裁判来处理。 

  有意识地类型。通常发生在某队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依然不依不饶的连续得分。输球一方心里难受,面子挂不住,往往容易出现有意识地挑衅动作和语言,甚至是报复性的动作和语言,这就很容易引起冲突和打架。 

  班主任应对策略:假如你是大比分领先的球队,在保证比赛胜利的情况下,你要告知队员,放慢进攻节奏,得饶人处且饶人。你继续加强进攻,比分悬殊过大,对方面子挂不住,容易采取极端性伤人、报复性犯规,导致己方主力队员受伤,不利于以后的比赛取得好成绩。同时也要把主力队员换下来,增加替补队员上场锻炼的机会。假如你是大比分落后的球队,主动与领先的球队的班主任协调,表示本班这场比赛认输,但是不要比分太悬殊,学生面子上太难受。另外也要告知本班学生输球很正常,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不要输球又输人。 

  二、输球后的心理失衡。 

  很多班级的球队在比赛之前信心爆棚,自以为天下第一。上场比赛后,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心情从巅峰一下就到了谷底,心态也就失去平衡了,在明白不能赢得比赛的情况下,小动作变多,脾气变爆,一点身体接触,裁判没有吹犯规,马上就心怀不满,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对对方队员进行报复,进而引起冲突,甚至打架。 

  班主任应对策略:在比赛开始前的动员会上就要培养和强调愿赌服输的精神,强调参与和过程的重要性,输赢还在其次。赢不了比赛说明自己技不如人,平常不多练,输了比赛怪裁判,怪对方,报复对方队员,甚至发生冲突,典型的输球又输人。班主任临场指挥中,在比赛中发现本队场上有这种心态失衡的队员,要及时地换下场。 

  另一种情况是在比赛结束时,因输球而导致心态失衡,辱骂裁判、对方队员,导致冲突或者打架。 

  班主任应对策略: 

  1、输掉比赛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球队的稳定工作,尤其是稳定住球队的队长或首先发难的队员。在队员之间建立愿赌服输的共识,加以安抚。 

  2、无论是赢球还是输球的班级,班主任要迅速将本班队员、学生带离现场,减小双方队员,班级学生相互接触而引起矛盾升级的机会。并且做好当晚和第二天的稳定工作,一般第二天平安度过的话,两个班级基本不会发上冲突和打架了。 

  三、球队内讧 

  球队内讧发生冲突和打架也不少见。常见于一只球队内有两个老大,谁都瞧不起谁,谁都不服谁,在场上各打各的,尤其是在球队输球时,相互抱怨,相互谩骂。进而发生冲突甚至打架。班主任应对策略,平时管理班级时就注重打造建设班级和球队的内部团结,在遇到困难时多想想解决办法,而不是相互抱怨,相互抱怨最伤害球队团结。关于战术、打法,尽量在比赛前就要相互妥协,达成一致。场上、场下队员发生口角时,要及时调解,化解矛盾,这就考验一个班主任的威信。 

  四、发生冲突、打架学生类型分析: 

  带头发生冲突,打架的学生往往是一个球队的老大、队长,常见于少数民族学生。内心自卑,自尊心又强,一点刺激,比如对方防守动作过大,或者无意的语言或者犯规,马上反应过激。表现就是语言动作挑衅性强。 

  班主任应对策略:重点布控,重点盯防。平时多关爱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比赛前多教育,多引导文明打球,快乐比赛。赢得起,也输得起,胜败乃兵家常事。比赛现场,发现有不良情绪的苗头,应该叫暂停,及时沟通和疏导学生,心态严重失衡时要及时换下场休息调整。 

  五、裁判问题 

  在校园篮球比赛中,往往因为所站的角度和理解的问题,一些班主任和学生认为裁判不公,漏判,误判。学校的裁判队伍由教师和爱好篮球的学生组成,他们通常只是篮球爱好者,科班的篮球专业的体育老师很少。这些篮球的裁判执法水平参差不齐,发生漏判、误判很正常。少量的漏判和误判很正常,只要不偏哨就行。当本班队员或学生向你反应裁判漏判和误判时,要大胆的做好解释工作。因为班主任的态度和情绪很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态度。有的班主任不懂篮球,内心认定学生反映的情况是正确的,而不去维护裁判的权威。在班主任的态度和情绪影响下,队员内心将对裁判每一次对自己不利的判罚产生不满情绪,时间久了,学生会直接质疑裁判的判罚,对对方队员防守动作过大,用语言或者动作挑衅、报复对方球员,进而引发冲突甚至打架。己方的拉拉队员也跟着出现不良的情绪,发生辱骂、嘲笑对方球员,对对方球员的失误喝倒彩。班主任应对策略:班主任一定要带头尊重裁判,维护裁判的权威。当学生反映裁判问题,作如下解释:1、裁判人数不够(国际篮联标准是三人),裁判水平有限,漏判误判很正常,只要不偏哨就行。因为漏判、误判对于双方都是一样,对己方有漏判和误判,对对方同样的有漏判和误判。2、把注意力放到篮球比赛当中,队员老是把注意力盯着裁判,怎能集中精力打好球。3、及时制止本班拉拉队员的对对方球员的嘲笑,侮辱,喝倒彩的行为,这种行为很容易引起两个班的敌对情绪进而引发冲突甚至是打架。 

  六、学生在比赛中的受伤 

  篮球运动属于剧烈、对抗性强的运动,每年都有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受伤。为了减小学生受伤概率。班主任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鼓励、教育学生平时多锻炼、多运动,提高肌肉的力量,提高在比赛中的对抗能力。2、假如场地因为下雨有积水,赛前要组织学生拖干,避免学生因场地湿滑摔伤。3、要求赛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让肌肉放松。4、在比赛中,碰到对方球员危险的动作,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5、有条件的同学要带上护腕护膝等护具。6、个别同学佩戴有耳环,戒指,细红绳的装饰品等,一定要取下来。在激烈的对抗中,很容易导致己方或者对方球员受伤。 

    

  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学生处 

  20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