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食药校〔2013〕21号)
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提高,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提高学生学习药学服务技能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竞学氛围,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决定举办第二届专业技能大赛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选拔赛。首次举办的中药传统技能比赛,同时也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选拔赛,优胜选手将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培养,拓宽知识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营造一种好学奋进的学风,丰富校园文化。
二、大赛组织
(一)技能大赛组委会
为保证大赛顺利进行,决定成立第二届专业技能大赛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组委会,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王书林
副组长:程敏、郭元超
成 员:甘友清、张辉、周勇、朱大勇、廖志涌、彭宏宇、刘曲波、周容、张红梅、郭常文、张小明、秦胜红
(二)命题小组
大赛设立命题小组,负责竞赛题目的编制、校核、比赛规程与评分标准的制定等工作,命题小组组长由甘友清兼任。
(三)学生竞赛专业指导小组
学生竞赛专业指导小组负责参赛选手的赛前专业辅导与培训。
1.医药商品购销员指导小组为:周容、王军、秦付林、段玥
2.中药购销员、中药技能大赛指导小组为张红梅、张小明、杨丽、冯建华、张丽珍
3.药用植物技能竞赛指导小组为秦胜红、李洪兵、杨秋容、秦运潭、祝世杰
(四)学生参赛组织与选拔小组
由彭宏宇、各班班主任负责参赛选手的选拔、联系指导教师,并组织学生准时参赛。
三、竞赛内容和方式
(一)竞赛内容
1.本活动开展为增强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以药学服务基本项目为依托,参赛同学紧密结合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按兴趣报名参与,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根据给予的药品信息资料,学生应对包括药物基本知识、对症选药、安全合理应用、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中药性状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药用植物识别、看图认药用植物、标本压制操作、标本消毒和装订等多方面问题进行合理解答,提供负责任、专业化、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
(二)竞赛方式
竞赛分为:“医药商品购销员组、中药购销员组、药用植物识别组及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组”。
1.医药商品购销员竞赛分为:药品分类、问病荐药、处方调配三个部分,以组为单位,根据抽选的题目,依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三部分的竞赛内容。
2.中药购销员竞赛分为:中药鉴别、中成药分类、处方调配三个部分,以组为单位,根据抽选的题目,依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三部分的竞赛内容。
3.药用植物竞赛:药用植物识别、看图认药用植物、标本压制操作、标本消毒和装订操作4个项目。以组为单位,根据抽选的题目,依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四部分的竞赛内容。
4.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分为:中药性状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与中药炮制4个项目。本赛项为个人赛,竞赛成绩由中药性状鉴别(20%)、中药真伪鉴别(20%)、中药调剂(30%)与中药炮制(30%)分项得分求和而得。
(三)参赛班级
1.医药商品销员组:中专药剂11-1、中专药剂11-2班;中专制药技术11-1班、高职药品09-1班、高职药品10-1班,每班选派5人选手参赛。
2.中药购销员组:高职中药09-1班、高职制药09-1班;高职中药10-班,高职制药10-1班。每班选派5名选手参赛。
3.药用植物组:高职制药11-1班、高职制药11-2班、中专中药12-1班、中专中药12-2班、中专中药12-3班、中专中药(春招)12-1班、中专制药12-1班、中药制药12-2班、中专制药12-3(含中专种植12-2)班、中专种植12-1班;每班选派5名选手参赛。
4.中药传统技能组:中专中药11-1班、中专中药11-2、中专中药11-3、中专中药11-4、中专中药11-5;中专中药(春招)11-1班、中专制药11-1、中专制药11-2;中专中草药种植11-1班;高职中药10-1班、高职制药10-1班。每班选派10选手参赛。
四、竞赛时间安排
(一)中药传统技能大赛
1.2013年5月7日之前各班初选报名,确定参赛选手
2.5月8日开始初赛,初赛设中药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两项,选拔20名选手参加决赛
3.决赛设中药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三项
4.5月20日之前决赛,选拔4名选手,组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集训队。
(二)中药购销员、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用植物技能大赛
1.6月10日之前各班初选,确定参赛选手
2.2013年9月之前选手准备,指导教师进行辅导
3.2013年9月底预、决赛。
五、竞赛规则
(一)竞赛选手一律凭学生证、身份证在规定的时间前十分钟到达现场,并在裁判人员指导下积极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二)竞赛选手以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考核项目,竞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集中精力。
(三)竞赛选手不得中途离开赛场,若需如厕,要经裁判员同意,并有工作人员陪同。
(四)竞赛选手不得在竞赛过程中翻看使用药学相关资料。
(五)竞赛选手要严格遵守竞赛现场规则,如发现有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者,均取消比赛资格。
六、竞赛场地与设施
(一)竞赛场地
模拟药店、中药样品室、学校操场
(二)竞赛设施
模拟药店内设备及各类药品包装
七、评分方法
(一)医药购销员组
安排专业老师对药品分类、问病荐药、处方调配三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细则如下:
1.药品分类(40分)
(1)药品陈列(20分)
抽取50种药品,依据药品功效,按照科别标识牌,准确陈列药品(OTC药品陈列于开放式陈列架,处方药陈列于“Rx”标志的壁柜)。选手入场后由评委宣布计时开始,结束时选手须向评委报告,评委准确记录此过程选手的用时。参赛选手退场,评委检查药品的陈列情况,包括陈列的整齐美观程度,记录陈列错误的药品品种,并按照既定标准给分。
(2)药品基础知识(20分)
选手对评委提供的药品能明确说出该药品的剂型及使用方法、类别(OTC/RX、特殊药品/普通药品、针/片/水/粉类、临床应用类别等)。并通过观察药品的外观性状、包装,识别药品的生产企业商标,说出药品的标签、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条形码及其他常用标识的涵义。
2.问病荐药(30分)
(1)仪表仪态及角色扮演:(5分)
(2)方案设计、组织策划及团队合作(5分)
(3)疾病询问及判断(10分)
(4)药品介绍、推荐及指导用药(10分)
选手随机抽送“问病荐药题目卷”交给评委,评委根据题目卷中显示的病证和症状,模拟患者,以提问形式,向选手陈述症状(评委不能说出病证,只能在回答选手提问中描述症状,此过程不超过2分钟)。“问病”结束后,选手有1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其一,评委假扮的患者是何病证?其二,根据病证推荐相应相应的药品。其三,嘱咐患者使用过程中注意哪些事项。
3.处方调配(30分)
参赛选手随机抽取一张合格处方和一张不规范处方。
处方审核(15分):根据调剂审方要求,指出不规范的处方,并在处方上写明存在的问题。
(1)处方完整性 (3分)
(2)药名、规格是否正确 (3分)
(3)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 (3分)
(4)用药剂量、用药方法是否合理 (3分)
(5)处方用药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是否重复给药等(3分)
处方调配(15分):根据处方的调配操作规程,进行药品调配、拆零包装操作。
(二)中药购销员组
安排专业老师对中药鉴别、中成药分类、处方调配三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细则如下:
1.中药鉴别(60分)
(1)中药识别:(40分)
(2)饮片混挑(或饮片盲认):(20分)
中药识别:抽取20种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及饮片,5种皮类中药材及饮片,4种花、叶类中药材及饮片,5种果实、种子类中药材及饮片,16种其他类中药材及饮片。选手入场后由评委宣布计时开始,结束时选手须向评委报告,评委准确记录此过程选手的用时。参赛选手退场,评委根据选手识别情况按既定标准给分。
饮片混挑:选手随机抽取混药包,写出里面的所有饮片名称。饮片种数未知。
饮片盲认:蒙上选手眼睛,靠手摸、鼻嗅、口尝的方式说出中药的名称(5种或10种)。
2.处方调配(20分)
(1)处方审核
(2)处方调配
处方审核:给选手两张处方,一张合格的,一张不合格的。选手先进行处方审核,在不合格处方上写出错误的原因,然后选合格的处方进行调配。如选错处方进行调配,则不得分。
处方调配:根据处方的调配操作规程,进行中药饮片调配。
3.中成药分类(20分)
(1)中成药介绍
(2)陈列
中成药介绍:选手随机抽取试题编号,说出试题中的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及应用。
陈列: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将50种药品按零售药店要求陈列。
(三)中药传统技能大赛
安排专业老师对中药性状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三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细则如下:
1、中药性状鉴别(30分)
竞赛范围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临床常用的280种中药材及其饮片(见附件1)。参赛选手对随机抽取的一组(每组40味)中药进行鉴别,并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中药的名称及主要功效。比赛限时13分钟。
2、中药真伪鉴别(30分)
竞赛范围分别为100味中药(见附件2),每组中药中有正品、伪品或劣质品。由参赛选手随机抽取1组(每组20味中药)进行鉴别,按序号分别对检品是正品还是伪劣品进行判断,并在相应栏目下打钩。竞赛限时13分钟,时间一到,统一交卷。
3、中药调剂(40分)
采取无药斗抓药方式进行,处方中药分别装在相同规格的容器内,随机摆放在工作台正前方,药盒上不注药名。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调配8味×3付中药,要求调配操作规范,剂量准确,不撒、不漏,脚注处理合理,包装美观牢固、整齐规范。比赛限时15分钟。
(四)药用植物
安排专业老师对药用植物识别、看图认药用植物、标本压制操作、标本消毒和装订操作四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细则如下:
1、药用植物识别(40分)
在竞赛场地放50种校园内有的新鲜药用植物,老师给每种植物编号,每班派5名选手参赛,每人发一张答题卡,按老师安排顺序,每名参赛选手首先站在一种植物旁边,听口令依次挪位(20秒挪一个位),填写所在位置的植物,直到转完一圈收卷。要求每种植物填写科名和植物名两项内容,每种植物共0.8分,每项0.4分。取5名选手总分的平均值,作为班级参赛分。
2、看图认药用植物(30分)
选30种药用植物彩色图片,制成幻灯片,老师给每种植物编号,每张幻灯片播放15秒。每班派5名选手参赛,每人发一张答题卡,按老师安排座位就座。要求每种植物填写科名和植物名两项内容,每种植物共1分,每项0.5分。取5名选手总分的平均值,作为班级参赛分。
3、标本压制操作(10分)
老师指定校园内的2种植物(一种草本植物和一种木本植物)。每个班由5名选手共同完成这两种植物的采集和压制工作,每种植物压制一份标本。比赛时限30分钟。由现场所有老师对每个班的操作分别打分:规定时限内完成操作5分(没完成不得分);标本自然、大小适当、美观,符合压制要求5分,如有瑕疵根据情况扣分。最后取平均值作为该班的该项成绩。
4、标本消毒和装订操作(20分)
学校提供给每班两份已经压制干燥的标本,两张台纸、针、线、胶水等。每个班由5名选手共同完成两份标本的消毒和装订。比赛时限45分钟。由现场所有老师对每个班的操作打分:规定时限内完成操作10分(没完成不得分);标本自然、大小适当、美观,符合压制要求10分,如有瑕疵根据情况扣分。最后取平均值作为该班的该项成绩。
八、竞赛要求
(一)准备阶段
1.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派出一人负责本班的参赛组织和与大赛的联络。
2.参赛选手须认真填写报名表各项内容,提供个人真实身份证明,凡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比赛资格。
3.参赛人员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和具体时间前往指定地点,各参赛选手凭学生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
4.参赛选手必须遵守须本竞赛的相关要求。
5.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
(二)比赛阶段
1.比赛由抽签决定先后次序。
2.参赛选手在比赛开始前10分钟进入比赛场地,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赛前准备,确定位置。
3.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参赛选手方可进行操作,比赛开始计时。
(三)结束阶段
1.参赛选手在比赛进行30分钟后方可离开比赛现场。
2.参赛选手在竞赛期间未经组委会的批准,参赛选手不得私自公开比赛相关资料。
3.参赛选手如对比赛裁决有异议,可以通过领队或班主任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工作组提出申诉。
4.本竞赛项目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九、表彰奖励
参加医药商品购销员和中药商品购销员“药学服务”、药用植物技能竞赛、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的获奖者,学校将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一)优秀团队奖分取前三名。
(二)个人奖:一等奖一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
2013年4月28日